环球短讯!郏县:发展庭院经济 实现民富村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郏县薛店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了增收园。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薛店镇使郎庙村村民刘海峰租赁的闲置小院里,只见小院干净整洁,羊圈里的40多只肉羊个个体型健壮,刘海峰正忙着给羊群投喂饲草。
“目前的肉羊存栏有35只母羊,大概再有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了。通过这两年的养殖,我家里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这小孩儿们的学费都是我负担的,这家里的经济呢也搞的不错。”使郎庙村村民刘海峰说。
庭院经济是村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主要利用闲散、老弱劳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充分利用空闲余地的同时,还可以增收致富。
为充分调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创造性,使郎庙村结合本村实际,鼓励村民利用宅基地前后的闲置土地和空间,搞肉羊养殖,实现“农忙忙大田,农闲忙庭院”,让农家院变成了“增收院”,殷实了村民的口袋。
与此同时,为支持使郎庙发展庭院养殖业,郏县薛店镇政府还积极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养殖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等到成羊出栏时,又组织村干部当起“羊经济”,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销售,极大提振了群众继续发展庭院养殖的信心。同时还通过经验养殖户示范引领,发动更多有意愿的村民参与到肉羊养殖当中,通过养殖走上致富路。
“俺庄上好多人都养羊,我看养羊经济也不错,我去年也买了一二十只,现在已经发展到三四十只了,前段时间还卖了十来只,赚了六七千块钱。”使郎庙村村民李玉娇说。
目前,全村家庭养殖数量在10只以上的养羊户有46户,400只以上6户,合计存栏量高峰时期在5000只以上,户均增收5万元,庭院养殖经济使广大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村里如何去服务产业,一个是定期邀请农业农村局进行技术指导。第二方面是这个联系县里四家银行进行资金支持。第三是村里又成立了服务队。服务队就是把这个羊粪二次发酵,发酵以后上了大田,进行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的收入,第四是村里严把这个肉羊质量关,进行组织外销,进行一条龙服务。下一步,我们村打算利用这个闲置的家庭庭院,60%以上有劳动能力都要参与到这项产业发展,一方面大幅增加全民收入,第二方面村集体收入也有所增加。”薛店镇使郎庙村党支部书记刘蒙浩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