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球“压力测试赛”在杭师大开赛,一天收获两大好评_全球观天下
传球、拼抢、奔跑,得分!今天,杭州的气温格外“热情”,同样火热的还有一个地方——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场。“韵味杭州”2023年全国英式7人制橄榄球锦标赛今天正式开赛,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9支参赛球队,395名运动员及随队人员和45名技术官员齐聚于此,上演一场场充满力量与美的比拼。
本次比赛也是杭师大体育场作为杭州亚运场馆的一次压力测试,是检验场馆亚运筹办工作进展与场馆运行团队办赛水平的一次“大考”。赛事对标亚运会要求,力争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场馆化运行,实现“检验场馆、锻炼队伍、高效率联动”等目标。
【资料图】
这里的草,最“打动”运动员
下午3点15分,男子组北京与河北的比赛结束。在混采区,记者采访了几位河北队队员对比赛场馆的体验感受。“草皮看起来很新。”“草特别软,跑起来有一种‘踩屎感’!”“这里的草,特别绿。”运动员们提到和夸奖最多的,就是草。
作为橄榄球项目的核心,杭师大体育场改造提升“发力”最多的也是草坪改造。这块长110米、宽73米的草坪,是杭师大亚运场馆群场馆设施运维副主任郑华福在亚运场馆改造中比较满意的一项“作品”。
“看得见的草,看不见的生态系统。”郑华福解释道,“草长得绿长得好,主要归功于地下看不见的三层生态结构:透水层、基层、面层。其中透水层由厚1.2米左右的碎石子构成,石子上面布满了排水管。基层是30厘米的水洗河沙。最后再在上面种草。”而亚运“绿色理念”背后,检验的是草坪的平整度、坡度和排水量。
“万一比赛遇到雨天,草坪上不能有任何积水,即便是下暴雨,15分钟内必须完全渗下去,所以透水性必须好。”据郑华福回忆,他是带着3名同事用“笨办法”边学边做的:梅雨天连续一周测试透水层的排水量,直到确认完全符合赛时标准。最终,他关于保留原草坪透水层施工的方案得到亚组委专家一致认可,减少了将近15000立方米碎石的外运及回填工作量以及大额资金消耗。不仅如此,他还在测试检验完全合格的基础上,将主体育场更换下来的变压器等设备调整到热身场地高配房,两个场馆建设节省了近1000万元。
“爱心白板”中,藏着志愿者的小巧思
当天的比赛现场,还有不少小朋友和家长前来观赛。呐喊、欢呼、鼓掌,孩子们的热情尤为高涨。本次比赛持续3天,赛前已派发出限量门票,6月2日—4日的发出门票数量为500张、500张、3500张。“学校开了橄榄球课,孩子平时就很喜欢这项运动,今天能来现场看比赛,高兴劲儿一直没过去。”看着身边挥舞着加油棒的小张,张妈妈笑得很开心。
走到观众看台入口处,记者发现,几位观众正围在一块白板前看比赛场次。凑近一看,这块白板还挺有意思。梯状的体育场、飞翔的橄榄球、争抢的小人,赛程表周边点缀了手绘图案,还贴心地标注了当天的天气情况。
原来,这是两位“00后”志愿者的小巧思。赵艺璇和徐瑾叶是杭师大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三学生,都是负责观众服务的志愿者。前一天来到场地培训时,两个小姑娘突发奇想画出了这张特别的赛程表。“因为平时就喜欢做手绘笔记,所以有一些‘业余’的绘画功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观众们传递我们的热情和温暖。”徐瑾叶笑着说。
这块白板,也感染到了其他的志愿者。“小半天时间,‘爱心白板’又冒出来了俩。”杭师大仓前校区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领队茹姿韵老师告诉记者,记者工作间里美术学院志愿者在“服务台事项”白板上画了充满杭州特色的三潭印月、雷峰塔,希望向各地媒体朋友传递杭州之美;志愿者之家布置上了“心情日记”白板,一张张照片记录了志愿者们发生的点滴故事,是他们互相加油的小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