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信息:“时代新人说—对话抗疫英雄”观后感600字 《徒手攀岩》观后
致敬最美逆行者-“时代新人说—对话抗疫英雄”观后感600字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时代新人说—对话抗疫英雄”思想政治线上直播活动。网课结束后,我立即打开电视,和奶奶一起观看起来。
节目中三位分享人从不角度,分享了疫情期间他们的所见所感。记者王东旭讲述了黑龙江掏出家底,倾其所能武汉捐助3000吨大米的感人场面;大学生李昊宇讲述了他在社区卡点工作的经历和见闻。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鹤岗市ICU主治医生王野虓的分享,他用*记录了自己驰援武汉时的工作经历,讲述了他和患者“峰哥”之间的平凡故事。朴实的话语,真实的画面,还原了当时他们救治患者的日常,道出了他和“峰哥”之间的感情。在他心里面“峰哥”竖起的拇指,写在纸上的“高”字,应该是对自己最高的褒奖了吧。我想王医生的故事是当时武汉医患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吧,驰援武汉的英雄们,他们不仅有高超的医术,更有着大爱之心;他们不仅在治病,更是在救人;他们用技术手段抗击病毒,用天使之爱唤醒希望,这样的故事平凡却令人感动。正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大爱无疆,才有了武*民夹道送行,跪地感谢的感人场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抗疫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和家人之间的书信来往,女儿写给父母的道歉信,父亲写给儿子的鼓励信,“爸爸你放心,作为您的女儿我一定不给逆行者丢脸,”“人生不能只图安逸,有奉献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平淡简单却又饱含深情,让我看到了抗疫英雄们的“儿女情长”,疫情之下无数一线工作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之光。
(相关资料图)
通过这次直播活动,我感受到了疫情之下,最美逆行者的辛苦付出,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强大凝聚力,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向他们一样,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扛起中国少年之责任。
《徒手攀岩》观后感-观后感600字
“不死可怕吗?”蕉君问道。
“不死,怎么会可怕呢?我们现在就没有死,现在可怕吗?”我反问道。
“不可怕啊!”勋某人接口。
“那不就是了?”我一笑。
昨日闲来无事,与朋友们调侃“空气有毒论——所有吸入空气的人最终都死了”。我们从王朝来到彭祖,再一合计已然过了一辈子的七分之一,聊天立即显得伤感起来。然后就是如上的对话。我拉过话茬,这番“哲思”也就一笔带过了。但我知道这不是我对这个问题真正的思考,也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是为题记。
记得刚看到“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时特兴奋。组成我们人的一切都不会消失,那岂不是每个人都长生不死了吗?
很显然,这是非常天真的。骨灰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无机物),它不灭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生命中最宝贵是什么?我一直认为是思想。
有了大脑,有了思考,我们才可以被称为人。其他再高等的生物,也不可能赋予它们人类的思想。否则猴子能自行打开囚笼,为什么还会被牵上台算术呢?
然而随着生命的消逝,我们永远也不能再用大脑进行一切的思考了。
有人说,生命就像一盏灯,其终结不过断电而已。正所谓油尽灯枯,或许令人恐惧的不是已知的死亡,而是未知的死亡后的一切。例如灯枯后灯去哪儿了?
很多人相信有天堂,但是没有人能向我们证明人死后会去到天堂——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被证实的事实。已知的是,一旦死亡,你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无法唤醒的植物人确实可以捐器官了——因为你若只是守着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那你不会在意是个“完整”的人还是个没有心脏角膜肾肝的躯壳了。
不过看完《徒手攀岩》之后,我对此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标签:
标签: